【个人简介】
周少华,1968年出生,宁夏灵武人,法学博士,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刑法学科带头人。在《法学研究》《中国法学》《法律科学》《法学》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,出版个人专著2部,8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励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、司法部等省部级项目4项。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,广东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。入选教育部2010年度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。
【教育背景】
1992年7月毕业于西北政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行政法专业,获法学学士学位。
2008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,获法学博士学位。
【职业经历】
1992年7月至2010年12月,在西北政法大学工作,历任校办秘书,学报编辑部编辑、副编审、编审,《法律科学》副主编。
2010年3月至2016年8月,任东南大学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
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,任西安交通大学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
2017年11月起,任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教授,刑法学科带头人。
【教授课程】
本科生:刑法原理、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专题。
研究生:刑法学、刑法学专题、刑事疑难案例研讨。
【科研服务】
主持各类研究项目:
1.《实现刑事个案公正的法律方法研究》,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,项目编号17BFX189,2017年6月立项,项目经费20万元。
2.《量刑规范化视野下的刑事个案公正研究》,2015年度“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项目”,项目编号15SFB2015,2015年12月立项,项目经费5万元。
3.《刑事个案公正的实现方法研究》,江苏省人才办333人才培养工程资助项目,2015年9月立项,项目经费6万元。
4.《区域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研究》,江苏省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,2015年8月立项,项目经费2万元。
5.《作为社会治理手段的刑事政策研究》,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,2012年9月立项。
6.《变动社会中刑法之适应性问题研究》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,项目编号06XFX011,2006年6月立项,已经结项,35万字。
7.《刑法理性与规范技术》,司法部“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项目”,项目号03SFB2034,2004年5月立项,2007年结项出版,31万字。
【研究成果】
(一)成果获奖
1.《立法的缺陷与解释的尴尬》,2000年获司法部“九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”优秀论文奖(评奖按教材、专著、论文分类,其中优秀论文奖未分等级)。
2.《侵占埋藏物犯罪若干问题探析》,2003年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。
3.《现行刑法中的转化犯之立法检讨》,2004年获陕西省第七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。
4.《罪刑法定在刑事司法中的命运》,2005年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5.《罪刑法定在刑事司法中的命运》,2006年获司法部第二届优秀法学教材及科研成果二等奖。
6.《“类推”与刑法之“禁止类推”原则》,2006年获首届“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”三等奖。
7.《刑法理性与规范技术——刑法功能的发生机理》(专著),2009年获司法部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及科研成果三等奖。
8.《刑法之适应性:刑事法治的实践逻辑》,2015年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,专著类三等奖。
(二)入选人才计划
1.入选2010年度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(2011年3月公布)。
2.2013年9月入选江苏省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”第三层次培养对象。
(三)代表性论著
1.专著:《刑法理性与规范技术——刑法功能的发生机理》,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6月版,31万字。
2.专著:《刑法之适应性——刑事法治的实践逻辑》,法律出版社2012年7月版,35万字。
3.主编:《刑事案例控辩审评:妨害司法罪》,中国检察出版社2014年2月版,35万字。
4.副主编:《刑法学》(上册),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,62万字。
5.“侵占埋藏物犯罪若干问题探析”,《法律科学》1998年第3期,CSSCI,独著。(人大复印资料《刑事法学》1998年第7期全文转载。)
6.“合同诈骗罪与民事诈欺行为界限分析”,《法律科学》1999年第5期,CSSCI,第二作者。(人大复印资料《刑事法学》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。)
7.“立法的缺陷与解释的尴尬”,《法学研究》1999年第4期,CSSCI,独著。(被收入《中国刑法学精粹· 2001年卷》。)
8.“现行刑法中的转化犯之立法检讨”,《法律科学》2000年第5期,CSSCI,独著。(人大复印资料《刑事法学》2000年第11期全文转载。)
9.“伪证罪:一个规范的语境分析”,《法学研究》2002年第3期,CSSCI,独著。
10.“偷税罪的立法缺陷”,《法学》2002年第11期,CSSCI,独著。
11.“罪行法定在刑事司法中的命运”,《法学研究》2003年第2期,CSSCI,独著。(被收入《中国刑法学精粹·2004年卷》。)
12.“‘类推’与刑法之‘禁止类推’原则”,《法学研究》2004年第5期,CSSCI,独著。(被收入《中国刑法学精粹·2005年卷》。)
13.“罪刑法定与刑法机能之关系”,《法学研究》2005年第3期,CSSCI,独著。
14.“刑法机能的发生机制”,《法商研究》2005年第2期,CSSCI,独著。(人大复印资料《刑事法学》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。)
15.“刑法机能发生的制度基础”,《法律科学》2005年第3期,CSSCI,独著。(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。)
16.“伪证罪主体问题探讨”,《法学》2005年第6期,CSSCI,第一作者。
17.“书斋里的法学家”,《华东政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学报》2006年第4期,CSSCI,独著。
18.“法律中的语言游戏与权力分配”,《法制与社会发展》2006年第5期,CSSCI,独著。
19.“规范技术或语言权力——语言在法律中的意义”,《法商研究》2006年第6期,CSSCI,独著。
20.“刑罚在立法上的评价功能”,《政法论坛》2007年第3期,CSSCI,独著。
21.“刑罚的内部功能解释”,《法律科学》2007年第3期,CSSCI,独著。(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07年第4期转载。)
22.“作为目的的一般预防”,《法学研究》2008年第2期,CSSCI,独著。
23.“刑法的确定性及其法治意义”,《法律科学》2008年第2期,CSSCI,独著。
24.“刑法的目的及其观念分析”,《华东政法大学学报》2008年第2期,CSSCI,独著。(人大复印资料《刑事法学》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。)
25.“作为‘中国问题’的死刑”,《华东政法大学学报》2009年第2期,CSSCI,独著。
26.“刑法之适应性及其法治意义”,《法学》2009年第4期,CSSCI,独著。
27.“刑法解释的观念与方法”,《东方法学》2009年第2期,独著。
28.“刑事裁量权:意义、内涵与限度”,《刑法评论》总第15卷,法律出版社2009年1月版,独著。
29.“适应性:变动社会中的法律命题”,《法制与社会发展》2010年第6期,CSSCI,独著。
30.“法典化制度下刑事判例的制度功能”,《环球法律评论》2010年第6期,CSSCI,独著。(人大复印资料《刑事法学》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。)
31.“集资诈骗罪的司法认定”,《人民检察》2010年第16期,第一作者。中文核心期刊。
32.“刑法之灵活性及其意义”,《现代法学》2011年第1期,CSSCI,独著。
33.“法律之道:在确定性与灵活性之间”,《法律科学》2011年第4期,CSSCI,独著。(人大复印资料《法理学、法史学》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。)
34.“立法技术与刑法之适应性”,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3期。中文核心期刊,独著。
35.“刑法思维的理论分野及其思想资源”,《环球法律评论》2012年第4期,CSSCI,独著。(《新华文摘》2012年第22期全文转载;人大复印资料《刑事法学》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。)
36.“法律理性与法律的技术化”,《法学论坛》2012年第3期,CSSCI,独著。
37.“刑罚目的观之理论清理”,《东方法学》2012年第1期,独著。
38.“法学论文的写作与投稿”,《东南法学》第四辑,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。
39.“中国刑法学的文化际遇和理论前景”,《法学研究》2013年第1期,CSSCI,独著。
40.“社会治理视野下的刑事政策”,《法学论坛》2013年第6期,CSSCI,独著。。
41.“同案同判:一个虚构的法治神话”,《法学》2015年第11期,CSSCI,独著。
42.“刑法规范的语言表达及其法治意义”,《法律科学》2016年第4期,CSSCI,独著。
43.“从刑诉角色分工看法律的客观性”,载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9年4月24日,“法学”版,独著。
44.“自主性的法学需要保持知识的反思性传统”,《法学》2019年第4期,CSSCI,独著。
45.“刑事案件的差异化判决及其合理性”,《中国法学》2019年第4期,CSSCI,独著。
46.“刑法的变更及其实践意义”,《法治研究》2019年第6期,CSSCI扩展板,独著。
47.“刑事案件‘同案同判’的理性审视”,《法商研究》2020年第3期,CSSCI,独著。